QSearch成立六年,以業界最完善的 Facebook社群資料分析服務立足,數據資料涵蓋台港日以及眾多東南亞地區,並以一直致力於追求資料齊全性,光是台灣,就涵蓋超過80萬個粉絲專頁,全球更超過3000萬,資料體之龐大、爬搜之徹底一直是我們引以為傲之處。 除了一般公關監測、社會議題追蹤等社群輿情的使用場域外,透過 QSearch整理分析的資料,由於兼具深度與廣度,甚至更多次被用於嚴謹的學術研究、小眾族群分析等。 過去6年,我們以 Facebook資料源為主的「QSearch Trend」社群輿情分析系統,幫助許多夥伴一同挖掘龐大的 Facebook社群世界,輔佐夥伴們的各種決策,憑著對資料完備的堅持、持續優化的系統介面,而深獲得各界肯定。 自2018年起,我們深感社群平台的多樣性與受眾分散,許多品牌、媒體已逐漸需要經營多個社群平台來擴大受眾,為此我們早已提前著手收集包括 Youtube、Instagram、各大論壇、各大網媒等數據資料,持續秉持對資料齊全度的堅持,針對不同社群平台分析資料與用戶偏好,並已經陸續將這些數據服務產品化。 與各界夥伴反覆討論與試驗不同的資料源數據該如何整合、應用與呈現近兩年後後,今年六月,我們正式隆重推出整合多資料源、功能更強大、介面更優異的「QSearch Trend+」(QSearch Trend Plus) 。 我們希望在介面上,不僅是將一堆數據放在一起,而是做有意義的比較、整合,以協助商業夥伴不管是公關、行銷、研究各方面都能更有效的挖掘與應用社群數據。 一起來看看嶄新的「QSearch Trend+」 比起過去單一分析 Facebook數據與內容的「QSearch Trend」帶來哪些質與量的改變!又如何透過這樣的系統工具,產生一份量化質化兼具的社群輿情、數據分析。
社群經營
-
-
(文/趙維孝) 2019年台灣的網路社群依舊經歷了劇烈的變動,包括適逢大選年,甚至各政治人物都自媒體化來與特定族群溝通,此外各政府部門也紛紛致力於網路社群的經營,而在能接商案合作的狹義定義網紅而言,針對不同族群與內容,分散在多平台的經營已是普遍的共識。 以FB而言,台灣地區人物型粉絲頁就多達16萬,而Youtube、IG頻道數也分別達5萬以上。在過去許多數據分析與影響力檢視的文章中,我們不斷強調不論是社群領袖、網紅、甚至是媒體,都需要「滾動檢視」影響力的重要性。 在今年初,我們針對了三大社群平台的網紅,製作了「2019 誰最紅 社群網紅觀察報告」。並試著用更詳細的數據來分析2019年的社群變動。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會摘錄報告中幾個重要趨勢發現,並進一步揭示過去一年這些網紅的實質影響力,及說明我們分析的指標與方式,此外更將公開完整的數據排名。 若您想收到完整報告與排名數據,請填寫表單,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
(文 / 高千容、趙維孝) 歲末將至, 不少人已經開始安排明年休假的國內外行程。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的調查,2018年的出國旅遊的比例為 33.9%,國內旅遊更高達 91.2%,且相較於去年皆微幅增加,表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一年當中有旅遊行程。 對於旅遊的規劃,除了親友打聽跟自行部落格資料查找外,社群上的資訊被動接收也是餵養旅遊行動力的重要一環。我們這次統計了 15 家旅行社,排序前 5 大熱門粉專聲量,並且統計出這些熱門粉專當中主要旅遊目的地與相關活動(自由行、換匯等)的熱門程度!
-
與BKA知識學校共同舉辦的全日實戰數據應用工作營在日前圓滿落幕,除了在工作坊中看到各組學員在有限的時間內,端出精彩的分析之外,在課堂之後我們亦收到了不少的回饋與分享。 各組學員能夠有這麼亮眼的成果,最主要是因為大家帶著「想要解決的題目」來到這裡,並且在過程當中,小組不斷討論、收斂、調整,才能從我們的工具當中找出解決方案。我們則從「數據執行」及「問題定義」兩個部分切入議題,帶領學員著手數據分析挖金礦。 來看看獲得首獎的組員之一曹凱閔,分享他如何從初學者的角度,一步一步使用並理解 QSearch 的數據工具,再結合自身的專業能力,在極有限的時間內呈現出有趣又充滿驚喜發現的提案!
-
(文/高千容、趙維孝) 先前我們曾透過如何透過數據操作有潛力的迷因搶下爆紅先機?又該如何衡量迷因的社群成效? 一文,分析如何利用珍珠料理、開山里案例討論如何衡量迷因的成效、提前追蹤可能爆紅的迷因、搶得先機。 這次我們更進一步,討論迷因的社群現象與整體結構。 迷因到底是什麼呢? 網路上我們常見的梗圖、洗腦的一段話、小短片、音樂等,只要被瘋傳的媒體載物其實都可以稱做「迷因(M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