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智欣、周世恩)
如果你也是過敏兒,是否覺得今年 空氣品質 好像有好一點?而疫情以來,社群平台上不少人談論著,人類活動減少之時空氣污染也似乎減輕了。到底,在人們減少談論空氣品質變差的時候,實際上空氣品質有沒有變好呢?
社群平台對空氣品質的討論量顯著減少,空氣品質數據又是如何?
觀察 Facebook 中提及「空氣品質」相關的貼文,並對照 2018 年至 2020 年一到五月的文章數,可以發現 2020 年文章數顯著減少,減少了約四分之一。影響力分數減少的比例雖不若文章數的減少,但討論空氣品質的的憤怒情緒倒是下降了更多。
而實際上空氣品質的觀測數值,今年的空氣品質顯然較好。我們以容易影響能見度的「懸浮微粒」數據來看,2018 年 ~ 2020 年三年中每年一到五月的六都懸浮微粒數值,2020 年的四分位數皆顯著降低。幾乎可以推論,討論空氣品質變差的聲量減少,是受到實際空氣品質變好的影響。不過,空氣品質聲量減少、懸浮微粒數值降低,是否僅是兩種數據剛好下降,但其實彼此是不直接影響的呢?
我們進一步再看每日數值的變化,並且細看,空氣品質起伏的時間點,聲量數據是否有什麼特別變動?
原來,特定城市的懸浮微粒數值飆高時,會激化當日 空氣品質 討論量
從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日值的數據,可以看到每年從十月左右南風減弱時,空氣品質開始變差,到隔年一、二月,無論是北風帶來境外污染、下風處堆積境外污染加上本土污染,或者是氣流穩定污染物不易散出的原因下,懸浮微粒數值常出現高峰。直到四月南風開始增強,空氣品質才開始轉好。
再從 Facebook 的討論聲量來看,空氣品質的討論也會在十月至隔年三月間出現數波討論量高峰,而四至九月則相對平靜。
每日社群聲量與懸浮微粒日值 (點選折線上任一日期,可顯示當日數值)
因圖表格式,建議以電腦或 Chrome 瀏覽圖表,右下方放大鍵可進全螢幕檢視模式
分別觀察六都的懸浮微粒日值,對照 Facebook 聲量起伏及貼文內容,有以下幾個發現:
- 台中市空氣污染峰值最容易創造聲量高峰。高雄市其次。而觀察新北市、台南市的懸浮微粒值飆高的日期,聲量的增加則相對不明顯。
- 空氣品質討論減少的時段,除了四至九月空氣品質較好月份之外,農曆春節及連假也會減少討論量,即使空氣品質不佳。
接著,我們來觀察提及空氣品質的時候,是在討論哪些主題?
提及空氣品質的貼文,面向是在施政能力、空氣品質預報、還是討論空氣品質現況?
觀察比較有社群聲量的文章(影響力分數高於 200),並比對不同年份同期的文章內容, 2019 年與 2020 年主題面向稍有不同。2019 年由於六都市長剛上任,從社群聲量熱度發現民眾對於新官上任報以非常大的期待。2020 年則以空氣品質預報最受關注,這類文章通常是天氣預報中提及對空氣品質的預測。
查看詳細資料,可參考 Data Studio 版本「空氣品質輿情與議題追蹤 | QSearch」 (建議以電腦或 Chrome 瀏覽器查看)
「施政能力」方面,討論多在台中、高雄市長對空氣品質的政策溝通焦點,政府減煤進度、火力發電機組使用狀況,還有工廠廢氣排放、汽機車的本地污染源等議題,尤其在空氣品質較差的時候、連續數天空污警報時,更會使此類主題聲量暴增。至於「空氣品質預報」方面,在 2020 年一月初空氣品質連續數天較差的時候,開始創造不錯的影響力,可以發現今年一到五月熱門貼文中,預報類文章佔大多數,也比去年同期間的影響力分數有所增加。
在分析過程中,我們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平常其實有不少社群領袖關注空氣品質議題,但在空氣品質相對糟的時候,這些粉絲團的互動量才明顯的往上衝。
查看詳細資料,可參考 Data Studio 版本「空氣品質輿情與議題追蹤 | QSearch」 (建議以電腦或 Chrome 瀏覽器查看)
藉由整合多方數據以及比對不同時期的變化,更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公共議題如何在社群平台被討論。在這個議題上,空氣品質數據可能是社群討論的前期指標,對於關心空氣品質的組織可能就要察覺到後續有一波社群討論量。QSearch 有專業團隊進行議題聲量趨勢分析,協助您在議題溝通時掌握時機,亦可以了解一個議題討論熱度能維持多久。
若對上述的分析工具若分析內容有興趣,歡迎留下資訊,或填寫表單,將由專人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