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因系列(二)- 從台灣網路社群結構看迷因行銷,迷因粉專大排名

Posted on Posted in Facebook數據分析, 媒體研究, 時事議題, 社群經營

(文/高千容、趙維孝)

先前我們曾透過如何透過數據操作有潛力的迷因搶下爆紅先機?又該如何衡量迷因的社群成效? 一文,分析如何利用珍珠料理、開山里案例討論如何衡量迷因的成效、提前追蹤可能爆紅的迷因、搶得先機。

這次我們更進一步,討論迷因的社群現象與整體結構。

迷因到底是什麼呢?

網路上我們常見的梗圖、洗腦的一段話、小短片、音樂等,只要被瘋傳的媒體載物其實都可以稱做「迷因(Meme)」。

 

迷因從哪裡來?為什麼叫迷因?

迷因(meme)這個詞可以回溯到英國生物學家 理查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1976年他在《自私的基因》書中首次提出相對於基因(gene)的「迷因(meme)」。

迷因當時被定義為人類文化傳遞或者仿製(imitation)的基本單位,像是曲調、衣著時尚或者藝築工法等。

在社群媒體中,每天都有千千萬萬個迷因正在產生,不斷衍生、混搭跟重製,而真正有趣的就會被大家不斷N創下去。

近年來,迷因一詞應用在網路媒體,而有了更符合數位文化的解釋,稱作網路迷因(Internet memes)(註2):

(1) 一群分享著共同特性的內容、形式、立場的數位載物
(2) 因認同彼此的意識而被創造
(3) 被流通、重製,或被大量的網友轉載

這樣的定義看起來更加具體,舉凡是網路梗圖、影片、甚至是一段洗腦的文字等都可以稱作是迷因,是廣為流傳的硬體大架構。那麼迷因軟性的特質呢?

 

迷因的特質

一些學者認為早期的迷因帶有三個元素因此能造成幾近病毒式的傳播:次文化知識、不穩定的平衡、話語的武器。(註3)

早期多數的迷因其實很多都來自一些次文化的梗,像是某動漫、電影等。大部分也帶著諷刺、敵意的情緒,有些甚至很地獄,常被拿來打圖戰或筆戰。不過以現在而言,會受大家喜愛的迷因已經轉為較為正向的幽默、自嘲或諷刺。

「不穩定的平衡」代表迷因其實是一種動態平衡,需要讓讀者同時接收到原先內容表達的意義,並且讀懂迷因作者再製的笑點,其實這也說明了迷因自帶包含肖像權、版權與黑暗內容等爭議性的複雜面向。

用來行銷很有可能會同時討好一部分的人,也同時惹怒另一部分的人。也因為「大眾、有共鳴、有趣」的梗得來不易,操作的素材選擇就非常地重要

不過,成功的迷因經營也正是建立在這些特質之上。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利用次文化迷因來經營政治人物粉專的案例。

 
次文化特質粉專經營案例

對於「次文化特質」的迷因行銷經營,可以參考台南前副市長顏純左的粉絲專頁。

在今年四月台南市立委黨內初選落敗後,六月便開始改變粉專經營風格,「純左字幕組」開始以動畫改編的迷因來發布政治消息。

6月13日,第一篇發布的秋行軍蟲主題就獲得大量的關注,迄今仍然是總影響力分數(註4)最高的貼文。

在這波迷因行銷成功後,也讓顏純左的粉絲專頁貼文引起的互動大幅成長10倍之多,顯見善用迷因不只達成一次熱潮,而是打開網路知名度,獲得長尾關注的一種方式。

=?UTF-8?B?6aGP57SU5bemLnBuZw==?
(從數據趨勢可以發現,今年6/13後,顯見顏純左的粉絲專頁引起的互動數大幅上升)

 

迷因行銷需要具備什麼特質

通常迷因被廣為流傳、一再重新創作不單單只是因為很有趣、好笑,通常是帶有深刻、引發共感的連結性,代表讀者必須擁有兩種認知:迷因本身內容與迷因作者想傳達的笑點。

有人認為,迷因在行銷端是否成功的最大挑戰是來自於,難以掌控迷因是否能讓多數人讀懂,並且共感夠深能讓大眾自發性的轉傳(註1)

大多數的人,會分享的資訊一定都是和自己息息相關。雖然迷因通常都從同溫層先開始流傳,但是如果要讓更多人懂,勢必要放更多更「大眾」、甚至具社會意義的元素或笑點,增加分享的機率。

以我們之前所舉的內政部颱風珍珠料理教學文而言,就是一個不錯的操作例子。

其實珍珠料理一開始大多在日本內容相關的粉專,如娛見日本這時候只要笑就可以了等流傳。

迷因內容大部分都是在傳達珍珠被做成的各種料理或者珍奶喝法,引起一小群人的瘋傳,那時主要還是在珍珠飲料的愛好者或日本興趣的同溫層內。

但是,一旦將先前稍微在社群醞釀過的珍珠元素,搭上和大家息息相關的「颱風」、「防災」、國民防災必備糧食「泡麵」等元素,便會馬上吸引大家的關注,將珍珠梗帶出同溫層。

 

另一個好例子則是去年突然爆紅被大量重製的撩妹語錄迷因。

從 QSearch Trend 的時間軸來回顧,第一篇將撩妹語錄變成圖文迷因並且爆紅的應該是《科學人》粉絲團 的「科學家的撩妹語錄」。

這篇也是去年撩妹系列關鍵字影響力最高的貼文,當時引發各粉專模仿,紛紛做出各種主題的撩妹語錄,包括動漫、寵物、古人、作家、政治人物等系列,可見當時的熱度。

 

梗埋得深,後勁就愈強,但埋得太深,看得懂的人就更少。對於需要向大眾建立形象的行銷端來說,操作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愈多人覺得迷因看起來跟自己沒有什麼相關、看不懂、不熟悉要表達的東西,迷因就難以瘋傳。

也因為如此,大多數的迷因都是從同質性高的同溫層內慢慢流傳,會比直接在大眾公開性質強的網路環境下容易傳播。想要尋找迷因的素材,可以從一些稍微小眾熱門的流行梗來著手。

 

台灣社群上的迷因風潮

雖然迷因一直風行在一些特定同溫層中,但在台灣社群中大幅擴散成為各種二創形式,從數據上,簡單只以”迷因”做為關鍵字,察看自去年1月1日至今,近兩年來所有相關貼文引起的互動量趨勢,在今年五月後才顯著的成長許多。

=?UTF-8?B?6L+35Zug6Lao5YuiLnBuZw==?

而再研究今年1月以來帶有關鍵字「迷因」的相關貼文產生的文字雲,其中越靠近中央且越大的詞彙,表示越常一起被與迷因一起提到,且社群影響力越強。

可以看見出除了一些常發迷因文的粉絲專頁慣用詞外,還可看到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的相關字眼,包括市長、中華民國等,可見政治嘲諷在這波台灣網路社群迷因熱中起到了不小推波助瀾的作用。

 

QSearch_Word_Cloud

 

除此之外,更有許多純以各式迷因為主題的粉絲頁出現,若以帶有「迷因」兩字粉絲頁做影響力的排序,今年以來前十名迷因粉專如下表:

前三名依序為:迷因傳腦台灣迷因動漫迷因

當我們更仔細且更全面的透過數據去解析一個社群現象時,往往會有一些有趣的發現,像是透過迷因的崛起,能由質化觀察加上數據分析,找出風潮的起點與興盛的原因,再進一步觀察資訊傳播的方式,進而找到更多創意發想與跟風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跟錯風」。

 

若對上述的分析工具若分析內容有興趣,歡迎留下資訊,或填寫表單,將由專人為您服務。

 


註1:Csordás, T., Horváth, D., Mitev, A., & Markos-Kujbus, É. (2017). 4.3 User-Generated Internet Memes as Advertising Vehicles: Visual Narratives as Special Consumer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Consumer Tribe Integrators.
註2:Shifman, L. (2014). Memes in digital culture. MIT press.
註3:Nissenbaum, A., & Shifman, L. (2017). Internet memes as contested cultural capital: The case of 4chan’s/b/board. New Media & Society, 19(4), 483-501.
註4:總影響力分數=讚數*0.1+留言數0.1+分享數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