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騰堯)
常逛社群平台的網友,應該多少感覺到近日掀起一股「搶救藻礁」的運動,從環團、生態相關KOL、到最後諸多政治人物參戰,現在甚至要推行公投,我們從社群聲量解析聲量來源、民眾關注的議題差距。
到底這波藻礁吵什麼?
(圖為社群上相關藻礁討論之影響力趨勢圖)
桃園大潭觀塘工業園區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案,從2018年環評通過後就一直爭議不斷。支持建立方認為,該建設可穩定台灣天然氣的供氣能力,有助於降低空污;反對方則認為天然氣接收站的建築位置影響藻礁生態,桃園藻礁議題也從原本地區性議題,逐漸延燒為全台議題,引發全台連署公投。FB 社群上也從以往數十篇飆升每日不下數百相關藻礁的文章量,藻礁議題莫過於是全台最關注的議題之一。
社群輿論對於民主國家的影響與重要性不需贅述,而藻礁議題特殊之處在於不論是生態保育的倡議、或是變成特定人士的政治資本,社群聲量除了提供輿情趨勢、反應群眾關注焦點、更可以從輿情脈絡、各方人士扮演的角色、宣揚的主張等面向來了解這場資訊戰。
(圖為相關藻礁討論的社群領袖前 10 名)
藻礁從 2 月中下旬就在社群爆發討論,至今 3 月中旬,討論相關藻礁議題以聲量排名的社群領袖,前 50 名內希望保護藻礁,反對建立天然接收站就佔了一半以上。
相對贊成建立天然接收站者僅有約 3 成,如經濟部以及只是堵藍、我不綠,而政治傾向較偏執政黨的粉專主張這是為了穩定供電量、避免重啟核四。
但在聲量最高的前 10 名粉專中,卻出現雙方持平的狀況。反對一方包含國民黨、民眾黨,如羅智強、江啟臣、黃暐瀚與民眾黨粉專等。以及各擁護環境保護之團體,如珍愛桃園藻礁粉專,其中藍營公眾、政治人物幾乎是傾巢而出,論述上除了針對環境保護之外,也強調承諾、民意多數與執政黨抹黑,如同下一個萊豬議題,當中羅智強的砲火更是猛烈,深獲關注,可說是社群上藻礁議題中最具影響力的人。
(圖為相關藻礁討論反對方的社群領袖前 10 名)
反方在議題交鋒上,以環境保護為主,並由此延伸出其他面向討論,如蔡英文打臉自己 2013 年藻礁永續承諾、護藻衍申可能問題的爭議是支持方的抹黑、多數人挺護藻是主流民意、不建接收站就燃煤是執政黨的恐嚇以及環團被攻擊是中共同路人等。
從相關熱門貼文內容來看,環境維護與承諾票跳讓反方立場的文章佔有相關藻礁文章的一半以上,其餘則各分散在民意、抹黑等,顯見目前除了原本主訴求環境保護外,執政黨與總統的誠信問題顯然是反方最大武器及最受關注的連帶議題。
(圖為反對建立天然接收站方相關藻礁的文字雲)
再看藻礁議題中,支持建立天然接收站者不但偏少,甚至多是例如只是堵藍、我不綠,只是堵藍等非官方,有些側翼色彩的粉絲頁,少有綠營的公眾、政治人物。
綠營政治人物僅有總統蔡英文、桃園市長鄭文燦與民進黨粉專發聲,就無其他立委、市議員。這策略上綠營可能採取較低調的方式,避免激化亦或者不受群眾認同。
(圖為相關藻礁討論支持方的社群領袖前 10 名)
支持方在議題交鋒上,以替案方案不佳為主軸,如台北港為替代需十餘年、重啟核四、發電量限制以及發開面積剩十分之一等,其中資源問題與核四的風險就佔據支持方的七成,可說是其主打防禦理由。
(圖為支持建立天然接收站方相關藻礁的文字雲)
其餘三成則有開發面積的縮減、以避開保護區。而從 2 月中下旬爆發至今,支持方在缺乏綠營人士動員迎戰、群眾對環保的重視與對承諾的實踐下,在社群上的回應、分享都不及反對方來的有力,彼此差距都在 2、3 倍。
(圖為藻礁議題前 50 名中正、反方社群領袖之文章數、分享與心情回應數)
總體而言,藻礁議題在社群上正、反衝鋒,確實看見一些台灣社群對環境議題的重視,此外政治人物的誠信問題同樣也很容易被當成社群攻防武器,當中藍營與環團在反對一方都注入不少砲火,劍指執政黨破壞環境、忽視民意,讓反對建立天然接收站在社群上更廣受認同,以2、3倍數的聲量輾壓支持方。
雖然藻礁議題並非一面倒向一方,然而相較之下,支持方對建置接氣站立場缺乏動員以及承諾失信難以說服的情況下在社群上的認同就遜色不少。
環保與經濟之爭,雙方各自的立場有其利弊所在,在沒有是非對錯的選擇中,絕對多數的民意自然是抉擇的指標,以現狀來看反對一方在社群上更具多數認同的優勢,但藻礁議題爆發尚不足一個月,仍有操作的空間,反對方能否能站穩立場、維持聲量,支持方又該如何解決失信與環保的問題來說服大眾,最重要的是,社群動能是否能轉到線下,影響公投結果,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