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維孝、Ruby Chen)
日前 QSearch 受無垠有限公司邀請,參與由文化內容策進院所主辦的TCCF 創意內容大會 (Taiwan Creative Content Fest),希望藉由網路及社群聲量的觀察能夠更具體了解觀眾對戲劇的喜好程度、引起討論的元素等,以數據做為參考的一環,打造更擊中觀眾內心的好劇,甚至能讓台劇進攻海外市場。
在訊息接收越來越碎片化的今天,觀影管道多元,傳統如收視率、甚至單一平台的點播數都再不太適用評估一套劇集的影響力或受觀眾的喜愛程度,但不論透過何種管道觀影,最終的討論及關注都會回流到社群平台、網路論壇等地發酵,用網路聲量進行劇集的關注度研究,具有不同的切入角度意義。
2020年對於台劇圈來說無疑是個精彩的一年。國際市場的相繼投資、創作與製作團隊的努力不懈、政策的推動等,使得愈來愈來多元類型的台劇,包括家庭與社會寫實、愛情、科幻、推理等得以嶄露頭角。觀眾有了更多不同選擇之外,也為市場注入了新能量,甚至部分劇集也引起海外市場的討論。
在即將邁入嶄新的2021年之前,一起來看看本年度推出的非日播台劇在社群上的聲量表現與討論要點。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拿下臉書社群聲量第一
(註:此數據分析表不含日播劇)
由公視製作的家庭喜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在臉書上的聲量表現最佳,影響力分數高於排名第二、由三立電視製作的《浪漫輸給你》近1.6倍。其跨渠道*的相關貼文總數高達6368篇,其中,臉書的貼文量佔總貼文數近約7成。
綜觀社群上的聲量,有不少討論在於劇情發展以及角色的設定。好笑、溫馨又貼近生活的情節引起許多觀眾的共鳴之外,在劇中飾演餅店老闆娘的鍾欣凌,其精湛的演出也獲得了社群上的關注與肯定,帶動了部分討論。
改編自作家林立青的同名散文集、由HBO Asia出品的《做工的人》獲得榜上第三名。劇情寫實地刻畫了台灣勞動階級的故事,引起社群上不少對於貧富差距所衍伸的問題的討論。而好笑又感人的內容更是廣受觀眾的好評。
今年4月於Netflix上線的《誰是被害者》排名第七*。該劇甫上檔2天便登上Google熱搜以及Netflix台灣熱門排行榜第一,是Netflix自今年2月公開觀影排行榜後,首部排名第一的台劇,且雖是單日8集全劇上檔,但社群上整體影響力不輸給許多播映長達15-20週熱門劇集。
有許多網友將《誰是被害者》與去年推出的話題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相比較。有趣的是,相比上述提及的幾部台劇,不難發現在社群上,觀眾對於《誰是被害者》的劇情、拍攝手法、場面調度等有更深刻的看法與解讀。
《做工的人》成為時下熱門代名詞
觀察台劇在媒體以及論壇上的聲量多寡,《做工的人》、《誰是被害者》、《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分別排名前三。而表中有提及之台劇在論壇上的相關討論平均有超過七成分佈在ptt上。
《做工的人》在媒體上的熱度也讓「做工的人」這四個字成為紅為一時的代名詞,出現在許多的廣告文案與新聞標題中。
從社群影響力文字雲解析觀眾喜愛元素
進一步觀察台劇在社群上受關注的相關關鍵字,除了台灣新聞媒體上多數以演員做為出發點報導,造成文字雲中主要受關注多是演員姓名(以下文字雲以去除演員姓名),其餘相關關鍵字則可以看出觀眾最感興趣之元素內容。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觀眾喜愛元素文字雲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除演員外,多數討論元素聚焦在婆媳問題、家庭生活、催淚感人等)
《做工的人》觀眾喜愛元素文字雲
(《做工的人》除演員外,多數討論元素聚焦在不認輸、社會底層議題等)
《誰是被害者》觀眾喜愛元素文字雲
(《誰是被害者》除演員外,多數討論元素聚焦在查案、嗜血、懸疑等)
東南亞年度社群聲量最高的台劇──《誰是被害者》與《做工的人》
海外市場的部分,一覽本年度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上檔的台劇中,《做工的人》在新加坡的社群聲量最高,遠遠領先其他台劇,其中星馬地區的演員李銘順扮演了關鍵角色;在馬來西亞,社群聲量最高的台劇則是《誰是被害者》,有更多戲劇本身的討論出現。《做工的人》雖位居第二、所獲得之互動數高於其他台劇,但其在社群上的影響力仍不及《誰是被害者》。
台灣社群聲量最高的台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該劇在馬國臉書社群上的相關貼文數雖高於其他台劇,其社群影響力表現目前卻是落後其他五部台劇。
註:
(1)影響力排行榜的分數計算區間是從每部台劇的開播日算起,直至完播後一個月終止。唯有《羅雀高飛》與《黑喵知情》因完播時間尚未達一個月,僅計算到11/30止。
(2)跨渠道:Facebook、Instagram、YouTube、媒體以及論壇。
(3) 於Netflix上線的《誰是被害者》的影響力分數之計算區間採開播日至開播後一個月。
對上述的分析工具若分析內容有興趣,歡迎留下資訊,或填寫表單,將由專人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