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眾重疊度分析開放試用! 在經營社群時,最害怕的是「迴音谷效應」:訊息雖然傳達出去,但卻總是在同一群人中間轉發,沒有真正擴散出去,最後帶來的經營成效也因此受限。 然而,過去社群經營到底有沒有突破「同溫層」一直不容易驗證,往往必須經由間接管道(例如營收)來推測傳達效果,但間接推測往往又受限於許多其他的變數干擾。 無法直接驗證最大的困難,在於不知道在粉絲頁每篇文章中按讚的人數有多少是不重複的。舉個極端例子:一個粉絲團在十天內PO了十篇文章,每篇文章有一千人按讚,但是經營者卻無法知道,究竟是一萬個不重複人按讚,還是一千個完全重複的人按讚。 但現在,有了驗證的方法! QSearch很高興向各位介紹新功能Audience Overlap。QSearch透過紀錄在粉絲頁上按讚的所有粉絲各自的臉書ID,濾除重複按讚,可以得出給定時間內,所有不重複的貼文按讚人次。透過交叉比對後,就可以告訴你,你的粉絲團到底是不是只是迴音谷。 如果一則訊息的不重複按讚族群和過去常常出現在粉絲頁的按讚族群組成相差很大,我們就可以說這則訊息的確有傳播出同溫層,反之亦然。 Audience Overlap也提供比較的模組,讓使用者可以驗證,自己經營的粉絲團,是否和某些粉絲團有很高的重疊度,進一步決定是否要加強合作力度。 目前Audience Overlap在Alpha Release階段,若有興趣試用,請填寫Google 表單,我們會盡快聯絡您。 表單填寫:http://goo.gl/forms/eeE8zOSQakYjs7sI2 使用實例: 以端傳媒最近相當受到注目的一篇「血是怎麼冷卻的:一個隨機殺人犯的世界」為例,所有在公開粉絲頁提到「血是怎麼冷卻的」這句關鍵字的貼文,從5/1到5/29日,總共不重複按讚人數為7497人。 我們另外輸入粉絲頁ID,尋找在給定時間內,不重複於該粉絲頁貼文按讚的人數。 以端傳媒為例,輸入端傳媒的粉絲頁ID後,計算出5/1到5/29日,貼文不重複按讚人數為26474人。 我們隨後可以利用比對系統,得知對「血是怎麼冷卻的:一個隨機殺人犯的世界」這篇文章有興趣的人,有多少人也是端傳媒的互動粉絲。 最後,我們發現共有2589人既是端傳媒的互動粉絲,也同時對這篇文章很有感。相對於文章總共7494的不重複按讚人次,文章的傳播力算是挺不錯的。 端傳媒的文章案例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可以多方嘗試,或許可以發現一些Insight哦。
-
-
o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682749798486559&ev=PageView&noscript=1″ /> 大型媒體的第三條路! 文/杜易寰 在希臘史詩⟪奧德賽⟫中,有一片著名的危險海域,棲息著席拉和卡利布迪斯兩隻女海妖。席拉每天要吃六名過往船隻的船員,卡律布迪斯則吞吐海水三次,製造出為選的漩渦,無論選擇哪一方通過,都必須付出慘痛代價。 最近,陸子鈞的一篇「錯誤KPI,加速媒體死於寒冬」,火遍了整個媒體圈。這麼高的人氣,源自於每個媒體人對未來的恐懼和不甘心。恐懼未來媒體真的做不下去,不甘心總是得和流量妥協。就像是航行於女妖領海中的奧德賽,要嘛堅持品質,營收持續下滑,最後關門大吉;要嘛放棄品質,用垃圾文章衝刺流量,看看能否成功變現。 但是,我們要問的是,媒體真的只能在墮落與毀滅這兩種困境中二選一嗎? 在陸子鈞的文章中,提出了「流量不等於營收」的關鍵概念。的確,靠著高流量賣廣告的商業模式已經式微,數位社群講求的是「正確的受眾」,而不是大量一沾即走,沒有任何黏著的粉絲,因為這些粉絲的忠誠度低,根本不可能願意為了這個媒體掏出錢來。 的確有媒體注意到與社群連結,像是⟪女人迷⟫專攻女性年輕OL市場,⟪數位時代⟫特別強調與創業圈的連結,他們也都透過電商或論壇找到獲利方法。然而,大型媒體難免要反駁,「一個全方位的綜合性媒體,和偏重某個領域受眾的媒體不一樣,學他們只會把自己做小了。」 大型媒體的回應言之有理,但,難道就繼續照著舊有的模式往下走?
-
文/杜易寰 近日,一篇東森張憶芬的文章在媒體圈掀起了一陣論戰。 傳送門:http://www.inside.com.tw/2016/05/16/ebc-facebook 張憶芬提出了三大新媒體思維: 1.投入所有資源發展行動裝置 2.重視使用者行為與數據分析 3.全力發展影音 有人攻擊張憶芬的作法只為了討好群眾,東森粉絲頁充斥著許多芝麻蒜皮的影音,甚至有些是照抄網路影音網站而來。 但也有人為張憶芬辯護,認為張憶芬的確帶來了海量的點閱,而媒體如果不能自立更生,談何媒體自主。 兩派人馬都各自有道理,Qsearch無意作價值判斷,但,引起Qsearch好奇的是,東森的戰略真的成功了嗎?而如果東森的確成功帶來海量曝光,這些曝光量是有價值的嗎? 註:本篇文章只討論FB上的粉絲互動,因「流量」一詞過往常指網站流量,容易引起誤會,本文一律改用「曝光量」表示FB上的互動人次,以和「流量」區隔
-
2014/01至今,「施旖婕」及「41j」兩字每日出現之粉絲頁貼文數 by QSearch Trend 最近媒體圈盛傳的《研究施旖婕(上)& (下)》,讓PTT關鍵字41J與施旖婕光明正大的連結,並在媒體同業間流竄。施旖婕有名,主要是因為它特殊的取材口味而廣為鄉民所知。 據《研究施旖婕》內文,PTT網友是在2015年3月左右發現施旖婕的特殊選題方式,而開始關注她。那在臉書上,他受關注的角度有什麼不同嗎?在臉書上又是怎麼紅起來的呢? 我用Qsearch Trend搜尋「41j」和「施旖婕」(註一),時間維度拉到2年(2014/01/01-2016/03/05),看看這兩個關鍵字在臉書上的變化。
-
導演:約翰·克勞利 主演:莎雪·羅南、艾莫瑞·柯恩、多姆納爾·格里森、吉姆·布洛班特、茱莉·華特絲 在台上映時間:2016/01/15 社群聲量概述 分析期間 : 2015/12/25 ~ 2016/1/29 貼文數 讚數 留言數 分享數 348 42,349 728 1,415 「愛在他鄉」可以再社群聲量分析上看出,它並不傾向於主流大眾,討論的聲量程度並沒有很高的熱度,在圖表中1/6 為「愛在他鄉」第一個小高峰,這個時間點為電影第一波宣傳,拉開了序幕,而在1/14及1/15,分別是,「愛在他鄉」,入圍奧斯卡以及電影上映的兩個高峰點,後續則逐漸降溫。雖然「愛在他鄉」並不是主流的電影,但是對於『家』以及『選擇』這些主題有很細膩的描述與詮釋,儼然也成為後續被拿出來討論的一大特點。 主要影響者與群眾分析 如上圖所示,社群網站臉書上談論到「愛在他鄉」的粉絲專頁,大致上可分成四類:電影類頻道(A)、名人頻道(B)、流行雜誌及其他頻道(C)。 由此推測,愛在他鄉出現在以電影類為主的社群為居多,其他媒體則很少曝光,但有趣得是圖中兩處聲量較大的時間點,一則是1/2 以莎雪羅南為主軸,預測年僅21歲的莎雪羅南是否為奧斯卡史上最年輕最佳女主角得主,在網路上有高的討論聲量,更有新女神之稱。第二則是以「家」出發點,簡介「愛在他鄉」劇情詮釋的意涵,內容觸發了想家的念頭,也讓不認識「愛在他鄉」的人們,更了解他真正想闡述的情感所在。然而這兩則po文like數都比平時一般貼文高出了四、五倍,可以看出即便不是非主流性質的電影,也可以透過電影本身不同的特點,去帶給適合的觀眾,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帶動聲量。 在聲量分析中,「愛在他鄉」必不是熱門度很高的電影,但是透過劇情的內涵以及劇本中不同人生的兩難選擇,以此觸動了不少人對他的興趣,並且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三項大獎,雖然不是一般主流的大型巨作,但「愛在他鄉」那細膩的手法風格,將會逐波盪漾影響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