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維孝) 目前全台約80萬個Facebook粉絲頁中,約有2成,即16萬左右為人物類型粉絲頁,分類包含公眾人物、藝術家、作家、醫師、部落客、樂團等。 雖然KOL (Key Opinion Leader,意見領袖) 目前很難有統一的標準定義,但從粉絲頁的數量上,可以說台灣有16萬潛在的網紅或KOL。 KOL是目前商業宣傳的主流管道之一,然而該從這片茫茫大海中找到合適的對象? 所謂合適,並非找到最紅最高影響力的KOL,而是幫特定的商品或主題,透過數據的縱向的比較與分析,找到最有效率與性價比的渠道。 先強調三個概念。 單純看KOL粉絲數或追蹤人數意義不大,需看每篇貼文實際造成的影響力。 影響力需定期滾動檢視。 大量數據能提供俯瞰角度的影響力對比。 這期,我們先從政治人物切入,對比與分析一下檯面上各政治人物在社群上自帶流量的能力。 之後我們將陸續釋出美妝類、體育明星類、職人類等不同主題的KOL排名與分析報告。
Category:
社群經營
-
-
(文/高千容) 又到了雙11節的備戰期,近年來愈來愈多電商加入台灣戰局,包括PChome、蝦皮、東森購物和富邦momo購物等大廠,此外今年是阿里巴巴集團天貓雙11的十周年,在上半年取得台灣電商執照之後,正式回歸台灣戰局,準備掀起社群熱潮。 在台灣FB社群上,不論是上半年的母親節,還是下半年的雙11,各種優惠、抽獎等活動勢必如排山倒海而來,透過社群數據的海量爬蒐與分析,便可彙整出過去三年,到底什麼樣的雙11活動最受歡迎,而趨勢是否又有所改變呢?
-
(文/趙維孝) 近年夾娃娃機又開始風行,除了單純的消費娛樂外,更演變成一種小額投資的標的。 商業周刊1590期封面故事特別報導了夾娃娃機風潮專題,其中特別與QSearch合作,追蹤1萬4千名夾娃娃機愛好者的社群足跡,並勾勒出他們的輪廓。由於雜誌版面呈現內容有限,在此我們公開更完整的分析流程與報告內容。
-
(文/趙維孝) 母親節檔期來臨,Facebook的粉絲專頁上的行銷宣傳成了兵家必爭之地,不論虛實的商城、各種品牌、甚至網紅等,都紛紛推出如抽獎、購物回饋等活動,其中具有高傳播力的應景商品,不難想像是各種「媽媽用得到的東西」,諸如家電、餐廚具、母嬰用品等。 然而,在過去三年來,各家Facebook上的母親節活動,從啟動的日期、熱門活動搭配的商品到行銷的手法是否有細微的改變,我們透過數據做進一步的解析。
-
(文/實習數據分析師范旭承) 前幾天台灣刮起了一場搶奪衛生紙的熱潮,從大賣場到電商平台上的衛生紙庫存幾乎都被搶購一空,衛生紙漲價的議題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成為當紅的話題,也成了各家粉專小編借勢行銷的工具。 透過QSearch Trend,搜索全台灣80萬粉絲頁有提到與衛生紙漲價相關詞語的貼文數與互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