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維孝) 前言:國體法日前通過,在做這項研究的同時,我們也希望未來台灣體育環境能更好,相關協會能鼓勵各級學校多接觸各式各樣運動,同時讓選手能有更充分的資源做後盾。 台灣史上舉辦的最高層級運動賽事世大運終於落幕,從舉辦前後到結束,以87%的超高售票率坐收,幾乎比預期翻倍,從媒體的滿意度民調來看,北市府這次可說面子裡子雙贏。 然而社群上掀起的熱度又如何呢?
-
-
7月份媒體社群經營績效分析 平均互動力、傳播力&黏著度冠軍 : 電視類媒體 : TVBS新聞(黏著度)、東森新聞(互動力&傳播力) 日報類媒體 : ETnews (ETtoday) 雜誌類媒體 : 壹週刊
-
(文/趙維孝) 臉書數據大公開! 上周QSearch發佈了9位Youtuber宣傳世大運在臉書上的影響力,陸續接獲各界不少迴響,未來我們將盡量把研究主題詳細數據釋出,以祈望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討論與研究社群數據。(上周文章詳見:「臉書數據給品牌經營者的啟發」2個月猛宣傳才累積23萬人關注,9個Youtuber直接帶來13萬新觀眾!)
-
Facebook數據分析profiling同溫層分析媒體研究社群經營
「臉書數據給品牌經營者的啟發」2個月猛宣傳才累積23萬人關注,9個Youtuber直接帶來13萬新觀眾!
by Smile Chaoby Smile Chao(文/趙維孝) 為了宣傳與行銷即將舉辦的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簡稱世大運),這項台灣史上舉辦過最高層級的國際體育賽事,北市府委託的第三方團隊規劃了一系列有別以往的宣傳手法,其中最受人矚目的,就是請市長柯文哲與一干Youtuber合拍9支宣傳片,從7月24日開始陸續在Youtube、臉書等平台上播送。 然而,有人質疑這些影片格調低,也有人以世大運票房慘澹,因此斷定這項行銷活動失敗,關於這些討論,過去數周在社群上已有諸多高手幫大家上了許多行銷課。 說到底牽扯到一個問題,就是成效目標究竟為何?從數據上又能洞察到什麼樣的訊息呢? 這篇文章想漸進式的討論幾個重點 回顧各種主要對世大運這波宣傳的看法 討論這些質疑或看法的合理性 什麼樣的數據可以支持或反對這些合理性
-
(文/趙維孝) 先講結論,《花甲男孩轉大人》(以下簡稱花甲)這部電視劇,絕對是近年由社群網路影響影視產業的典範之一。 6月5號,資深演員蔡振南的在個人粉絲專頁上,發了一篇與盧廣仲用台語邊走邊對罵的精采對手戲片段,短片在社群上掀起瘋狂討論,截至今日超過22萬個互動,4萬6千次分享。 稍有關注相關議題的人,都應該同意這對電視劇絕對有正面影響,但讓數字說話,是QSearch的宗旨,就讓我們從臉書數據來印證這點外,也探討花甲爆紅後,對植劇場能否有後續連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