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花甲男孩轉大人》爆紅之後,社群數據隱藏的訊息!

Posted on Posted in Facebook數據分析, 同溫層分析, 媒體研究, 社群經營, 資訊圖表

(文/趙維孝)

先講結論,《花甲男孩轉大人》(以下簡稱花甲)這部電視劇,絕對是近年由社群網路影響影視產業的典範之一。

6月5號,資深演員蔡振南的在個人粉絲專頁上,發了一篇與盧廣仲用台語邊走邊對罵的精采對手戲片段,短片在社群上掀起瘋狂討論,截至今日超過22萬個互動,4萬6千次分享。

稍有關注相關議題的人,都應該同意這對電視劇絕對有正面影響,但讓數字說話,是QSearch的宗旨,就讓我們從臉書數據來印證這點外,也探討花甲爆紅後,對植劇場能否有後續連帶的影響。

《花甲》是植劇場系列的第七部戲劇,從5月5號開始,不論植劇場與各演員的粉專,或媒體都開始放出預告或宣傳,並在5月26號由台視首播第一集,而收視率也從首2集1.22%到一路飆升到大結局破4%,收視開始飆升的起點,就是蔡振南發出對手戲片段後6月9號播的第三集。

而從6月5號之後,整個台灣臉書社群上對《花甲》的討論數與引起的迴響同樣也是飆升,在下圖中,清楚的顯示出社群影響力趨勢線幾乎完美的反應收視率的上升(註1),當然一部戲劇之所以成功,包含演員、劇組、劇本、話題、行銷等等諸多因素,但從數據上幾乎可以推斷,社群媒體對於影劇的成績有極大的影響力。

然而,植劇場拍了七部,至《花甲》不論社群討論度及收視率,全都遠超前六部作品,所有人應該都同意,植劇場在《花甲》取得空前的成績,但如果只能說出「恩,《花甲》很紅!」,那也不需要QSearch了,所以我們又能從社群數據上,看出什麼背後的訊息呢?

在此必須先談談植劇場的背景,植劇場由多位導演聯合投入,力邀台灣數位重量級演員,拍攝四大系列劇集,除了一般常見的愛情喜劇之外,更試圖拍攝台灣近年較少見的驚悚推理、靈異恐怖等元素之戲劇。

植劇場另有一個特點,就是想藉由這重量級演員助陣的同時,培育24位共稱Qseries未來星的年輕新演員(名稱純屬巧合,絕非QSearch關係團體),這24位年輕新演員將輪番在植劇場系列中成為固定班底,或主演或配角,每人皆參演3~5部戲不等。

OK,介紹完知識背景,既然是系列劇,我們就從《花甲》的前兩部看起,分別是《積木之家》(以下簡稱積木)和《夢裡的一千道牆》(以下簡稱夢牆)。

我們的研究方法很簡單,透過群眾足跡追縱系統QSearch Profiling,找到在三部戲劇熱播時,臉書上跟三部戲劇粉絲團上的熱門貼文有互動的群眾(註2),看看他們在該部戲播映前的社群足跡,從關心《積木》和《夢牆》的熱門貼文的群眾來看,人數分別約是7千人與6千人。

在下列圖表中越高的相對回應率(註3),代表該粉絲團中互動的人數,有多少比例關注《積木》和《夢牆》,用更直覺簡單一點的概念形容,就是「群眾從何而來。」

以《積木》而言,關心《積木》熱門貼文的群眾,有很多也關注植劇場前作如《天黑請閉眼》或《戀愛沙塵暴》的男主角吳慷仁,或是像連俞涵、劉以豪等形象清新的年輕演員粉絲。

而公視的一貫劇集質感上也與植劇場系列相當接近,會吸引原先關注這些粉絲團的族群而來,並不令人意外,以筆者主觀認定,會稱之為某種程度的「收視同溫層」。

《夢牆》則就更典型一些,除了陳禕倫孫可芳(BEANBEAN),這幾名Qseries未來星成員的粉絲來關注外,其餘也是質感相近的戲劇與演員。有一點值得提出,孫可芳其實並未參演《夢牆》,但她的粉絲仍然相當持續關注植劇場後續劇集。

至此對植劇場前6部戲總結兩點:

  1. 在啟用24名新演員當固定班底上,有收到一定成效,像是演員本身能藉由連續曝光累積粉絲,也幫整體植劇場導流,像是孫可芳的粉絲,持續關注植劇場沒有她參演的戲劇。
  2. 但在群眾吸引上,並未顯著突破同溫層,還是凝聚在本就對這類型演員或戲劇有興趣的群眾。

而這前六部戲劇與《花甲》的差別又是什麼,同樣來看關心花甲的群眾(約12萬人),在戲劇上映前的喜好又為何?。

在相對回應率上,《花甲》同樣吸引了一些關注公視連俞涵的群眾,但同時關注宅女小紅蔡阿嘎等網路名人甚至馬來貘插畫家(Cherng)的群眾進榜,這表示較關注網路人物的群眾,也被《花甲》吸引,推測蔡振南的影片在社群上造成廣大迴響後,為《花甲》吸引到了不同的收視族群。

那麼,一個問題來了,如果《花甲》是植劇場一部突破同溫層的作品,那這個效果是否能延續到植劇場的最後一部作品《五味八珍的歲月》(以下簡稱《五味》)呢?

我們的假設如下,如果《花甲》是一部吸引更多族群的戲劇,且能讓更多族群認識進而關注植劇場,那同時關注《花甲》與《五味》的群眾比例與人數,將會明顯超越同時關注《花甲》與《積木》或《花甲》與《夢牆》。

首先關注《積木》與《夢牆》的不重複群眾相加(以數學概念來說即是聯集)約1萬2千人,而這其中皆關注兩部戲劇者,約占13%(以數學概念而言即是交集)。以過去看相對回應率的經驗而言,這個數字是不低的,代表有一群人持續追著植劇場的戲劇。

但我們已經證實了《花甲》吸引到了更多不同族群,所以植劇場系列中的特例《花甲》與前作關注群眾重疊度比例應該會很低,但若是《花甲》之後的《五味》重疊關注群眾能提高,則代表《花甲》成功幫植劇場留住了不同的關注群眾。

根據QSearch profiling分析,關注《花甲》與《積木》的不重複群眾相加,約12萬4千人,其中皆關注兩部戲劇者約占1.5%,再看關注《花甲》與《五味》貼文的不重複群眾約12萬6千人,與《花甲》&《積木》的差異不大,但皆關注兩者群眾,則高達5千5百人,約占4.3%,顯著的大幅提升,而對照收視率,《五味》首兩集雖不及《花甲》,但仍超越其他作品。

有趣的是,植劇場粉絲團上與《積木》和《夢牆》前10篇相關熱門貼文互動人數,約6~7千人,但《五味》則提升到1萬2千多人,絕對數字來看,關注《五味》的人變多了,而增加的數量差不多正等於《花甲》與《五味》的重複關注群眾數。

覺得暈頭轉向?沒關係,好的筆者幫你整理三重點。

  1. 《花甲》藉由社群發酵,取得了植劇場系列作的空前成績。
  2. 《花甲》確實幫助植劇場有效的打破同溫層。
  3. 從社群數據上能證實,《花甲》打破同溫層後,吸引到更多不同族群,成功留住觀眾至《五味》。

事後諸葛來講,也許植劇場第一部,就該推出《花甲男孩轉大人》了呢。

當然,《花甲》只是一個案例,然而將社群數據應用於就影視產業上,其實有非常多的延伸研究可能,像是同期的戲劇是否受到排擠效應;有些戲劇是否有意想不到的潛在演員,都是相當值得探討,且定有會驚人之發現的議題。

想了解更多?請聯繫sales@qsearch.cc,將由專人為您服務。

註1 : 影響力分數公式為 0.1*讚數+0.1*留言數+分享數

註2 : 相關熱門貼文取前10篇,並採人工辨識,僅採納該貼文主要是討論該戲劇,排除僅連帶性的提及該關鍵字或較無意義的hashtag。

註3 : 相對回應率越高的粉絲團,表示一定期間內,與該粉絲團有互動的人中,其後關注目標戲劇(《花甲》or《積木》or《夢牆》)的人比例越高,群眾從何而來只是解釋性之概念,並不一定代表真實群眾足跡與先後順序。

One thought on “解析《花甲男孩轉大人》爆紅之後,社群數據隱藏的訊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